2023年权益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迎来爆发式增长,ETF联接基金同样发展迅速。伴随着场外投资者需求扩大,去年ETF联接基金新发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业内预计联接基金未来发展空间充足,将进一步助力ETF市场规模不断提升。

  联接基金成立数量创新高

  联接基金为场外投资者参与ETF提供了便捷方式,获得基金管理人的积极布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场共成立了507只ETF联接基金。仅刚刚过去的2023年,各基金管理人新成立的ETF联接基金产品共130只,数量超过2021年的97只,再创历史新高。

  新品密集发行成立的同时,联接基金持续获得资金申购,资产净值规模屡创新高。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联接基金总规模达到4036亿元。若加上四季度244亿元的成立规模,ETF联接基金去年底总规模或已超过4200亿元,同比上升

  谈及2023年ETF联接基金新发数量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沪上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在ETF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出于拓宽客群目标加大了对场外产品布局力度。

  我国市场上第一只ETF联接基金成立于2005年,目前已走过19年时间。但自2019年以来ETF联接基金才得到快速发展,助推指数产品规模不断攀升。

  近几年ETF联接基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ETF及指数基金的爆发式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基金管理人参与到ETF市场当中,也在良性竞争的过程中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优质的产品,供给侧的优化完善催生了需求侧的繁荣,这也是ETF市场生命力的最主要来源。

  “ETF联接基金与场内ETF的投资者群体差异较大。场内ETF的投资者必须开设A股证券账户,而ETF联接基金在场外销售,主要针对尚未开设A股证券账户,或者虽然已开设账户但更习惯于通过场外渠道申赎基金的投资者。因此在场内ETF布局相对饱和,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ETF联接基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原本场内ETF的客户群体,找到新的规模增长点。”他进一步说道。

  凭借多重优势获市场青睐

  除受ETF基金及被动投资整体高歌猛进的带动外,ETF联接基金的快速发展也源于自身优势及投资者的认可。

  天弘基金表示,通常指数产品具有的优点,ETF联接基金基本都具有,即跟踪指数以避免非理性投资,选择简单且交易方便,流动性好且投资门槛低。

  再进一步与ETF相比,其联接基金还有如下优势。第一,ETF联接基金为场外投资者间接参与ETF投资提供便捷工具,没有开通证券账户,也可以通过已有直销或代销平台的基金账户便可以直接参与场外交易,渠道多样。ETF在场内进行申赎买卖,ETF联接基金则在场外现金申赎,方便未开户的个人投资者进行交易。

  第二,关于定投,ETF一般需要人为手动操作,而ETF联接基金则有很多渠道支持自动定投,大大简化操作难度。此外,对于中长期配置的投资者来说,ETF联接基金每天只有一个净值,投资者无需在日内波动中寻找具体的买点和卖点。

  另一位业内人士补充道,ETF联接基金比起ETF有着更好的流动性,因为市场中存在部分规模小、做市不充分、溢价较高的ETF,此类产品流动性较差,往往使投资者面临流动性不足、冲击成本高等问题,而ETF联接基金按净值申赎,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此外,联接基金起购资金门槛相较直接买入ETF通常更低。

  “从费用成本来看,尽管联接基金的申赎费用比ETF基金高,但是ETF联接基金不会对投资ETF的资产部分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避免了重复收费。” 该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天弘基金还指出,对于一部分交易型用户来说,ETF联接基金也有些局限,因为ETF支持盘中实时交易,与A股交易效率相当,卖出资金当日可用,T+1可取,而且可以捕捉日内波动的投资机会,当然对投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未来发展空间充足

  业内预计,随着投资者对ETF的特点熟悉程度越来越高,ETF及联接基金市场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可忽视的是,在ETF联接基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数据显示,去年不少ETF联接基金与ETF基金的跟踪误差较大,因此有观点认为基金持有人持有ETF联接基金要比持有ETF承担更多风险。

  对此上述市场部人士解释道,ETF联接基金是通过将绝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标的ETF来实现对指数的跟踪,相较ETF对于指数的跟踪误差或会有所加大。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则表示,ETF需要严格控制跟踪误差,一般接近满仓操纵,理论上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相对较小。但ETF联接基金并不是完全复制跟踪指数,其投资目标ETF的仓位不超过95%,而是保留了一定流动性兑付的空间,跟踪误差天然地高于目标ETF。这一点恰恰可以降低场外持有人所承担的流动性风险。

  同时,联接基金也存在一定的规模困境。Wind数据显示,近200只ETF联接基金最新规模不足亿元,占比高达近45%。联接基金甚至沦为“迷你基金”大本营,不少产品已拉响退市警报。

  对此上述北京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一方面,今年基金赚钱效应普遍不佳,基金面临着净值下跌和份额赎回双重压力,加剧了规模压力,导致部分基金规模或人数不达基金存续要求而被迫清盘。在被动产品中,许多面临清盘风险的迷你基金都是行业主题类,而有些甚至是该赛道上的“孤品”。面对市场行情不佳和渠道机会的匮乏的现状,即使设计优秀或未来潜力较大的产品也依旧面临重重压力。

  “另一方面,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虽然清盘是极力避免的事情,但按照相关规定触发产品清盘后也应履行相关程序清盘。而对于一些极具潜力却承受较大清盘压力的产品,公司会考虑当下设法盘活。”他说道。

  “清盘毫无疑问会打断投资周期,另外规模较小的基金综合费用率可能更高,因此规模还是投资者在选择ETF联接基金时一个比较重要的考察指标。”一位公募人士提醒道,“如果投资者希望避免基金清盘对投资节奏造成扰动,就需要额外关注基金的成立时间以及最新披露的规模情况,综合考虑后再做出投资选择。”

  在业内看来,诸多发展困境整体来看,2023年以来资本市场受到空前重视,活跃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措施不断出台。ETF及其联接基金作为投资者配置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横向来看,中国ETF市场规模较欧美等发达地区仍有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充足。